中国网6月10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和对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10日,西南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设启动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研讨会举行。据悉,此次西南财经大学在四川产区、郊区、山区、丘区、老区等地启动建设的7个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将通过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更好服务四川乡村振兴,解决基层实践难题,彰显出该校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主动作为。

借力学科和人才优势
为农业强国贡献“西财”力量
“首夏犹清和,草木竞芳菲。”在这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校园迎来了一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的活动——西南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设启动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研讨会。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校长卓志、自贡市沿滩区委书记刘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人民政府县长郭素梅等校地代表,与该校部分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一起见证了启动仪式这历史性的一刻。此次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桂富强主持。

“建设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设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我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国之大者和省之大事的战略之举,是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是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厚植爱农情怀的培根之举,对于全面推动‘新财经’战略升级、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服务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能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学校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赵德武在致辞时表示,“今天,揭牌建设的七个服务站所在区县,都与我校有着深厚合作基础和丰硕合作成果,在推进乡村振兴都有着独特优势和特色实践,为我们高校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富矿’和生动的思政‘教材’。”

同时,刘军在致辞时表示,建立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对于推动校地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旨在发挥西南财经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建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通过蹲点调研、定点服务、长期跟踪,努力为四川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为建设教育强国、农业强国贡献“西财”力量。

将在7个区县建立“服务站”
开展调查研究服务国家决策
“经充分调研和校地协商,我校决定将首批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自贡市沿滩区、德阳市中江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巴中市通江县、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奇才介绍,这七个县自然资源独特、社会条件各异、文化资源丰富、经济特色鲜明,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很具典型性,既是研究乡村振兴的“富矿”,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的“舞台”。

接下来,博士服务站将聚焦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重点问题,聚焦粮油、畜牧、水果、茶叶等重点产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产业研究报告,服务党和国家决策;聚焦乡村产业振兴首要问题,资本、土地、人才、数字等乡村振兴普遍难题,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示范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聚焦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链接与经济带动,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专业咨询,服务农民共同富裕;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作用及党员博士教师、博士研究生的示范作用,着力加强能“读懂中国乡村”、致力乡村振兴的高层次财经人才培养,服务西南财经大学“双一流”建设。

与会嘉宾分享地方乡村振兴工作经验
描绘出一幅幅四川美丽乡村的和美画卷
与此同时,在当日举行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研讨会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共绘四川美丽乡村画卷”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贾晋发布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研究成果,并介绍了乡村振兴研究团队近期研究的典型案例;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董进智发表专家演讲,阐释了浙江“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分析了乡村发展的大趋势,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在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的重点主要在于抓规划引领和抓集体经济建设两个方面。”同时,自贡市沿滩区副区长杨文在发表主题为《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同谱乡村振兴新篇章》的演讲时介绍了该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相关成绩,“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帮助指导下,在兄弟区县的协作支持下,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重点实施好特色产业富村、基础设施兴村、生态环境美村、乡村善治和村、文化铸魂润村、党建引领强村六大行动,在柑橘花椒、高粱大豆等优势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出实招,在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上求突破,努力让乡村产业更兴、环境更优、乡风更美、群众更富。”此外,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石秀蓉、德阳市中江县县委副书记谢正伦、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唐丽、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李源源、巴中市通江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张见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李祥全等围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县区实践,分别作了题为《温江区乡村振兴实践与探索》《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北川乡村振兴的路径之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曲山镇石椅村为例》《党建引领“五治润彝居” 秀美马边群众笑开颜——以提升大中型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治理工作为例》《“三社融合”惠群众 加快发展促振兴》《金川县创新实施“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等精彩演讲,讲述了地方乡村振兴的基本做法、典型经验和主要成效,描绘出了一幅幅四川美丽乡村的和美画卷。

与会专家和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代表纷纷表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是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大家将以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设为契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深入乡村、下沉一线调研学习,深刻把握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农业强国的现实课题、农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切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乡村田野中。
原文链接:http://home.china.com.cn/txt/2023-06/10/content_42404623.htm?f=pad&a=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