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战线联播:西南财经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时间: 2023-08-07    来源:学习强国

坚决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对西南财经大学来说,不仅是承诺,更是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学促干,充分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生动实践,做好服务大文章,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社区治理创新实践 让扶贫搬迁社区“彝路开花”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主战场,这里建有集中安置点1468个,搬迁群众近7.44万户、36万人。如何让搬迁彝族老乡“稳得住”“融得入”,是地方乡村振兴工作必须面对的痛点和难题。西南财经大学深入开展“彝路相伴”创新实践,以改善社区治理为抓手,持续为易地搬迁社区“善治、善为”输血造血。

暑期,在安置社区彝欣社区,吉子拉么(化名)小朋友与新伙伴围坐在一起,在志愿教师的带领下,兴致盎然地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新鲜生活,“和原来住的地方相比,现在的社区交通更方便了,可以坐公交车,原来要走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我最喜欢社区的微菜地,我在那里可以观察到很多昆虫,有蜻蜓、蚱蜢、甲壳虫,好多好多的虫。”在“我眼中的社区”主题活动中,儿童们通过一幅幅手工画,拼接起彝欣社区的新面貌,表达着自己对社区的热爱。“孩子是天然的粘结剂,以‘玩’为媒,可以逐步增进社区成员彼此接纳与认同,为社区治理营造良好人际网络。”活动负责人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彝族教师李权财介绍说。

这只是西南财经大学易地扶贫社区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整体提升扶贫搬迁社区治理水平,学校构建起“专业教师+专职社工+研究生+本地志愿者”的多元化人力保障体系,统筹开展了“特殊人群精准服务”“社区干部系统训练增能”“社区青年成长引领”“搬迁群众积极社区融合”“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等五个方面服务,有效调动起“外生+内生”的动力,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社区服务力量,服务经验在四川省28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得以推广。

博士组团下乡 建起乡村产业发展“加油站”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西南财经大学创新“百千万工程”结对服务实践,统筹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等优势学科资源,启动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建设,通过蹲点调研、定点服务、长期跟踪,为乡村产业发展献良策、解难题。

7月11日,西南财经大学首个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在通江挂牌。连日来,10名博士先后深入涪阳镇、陈河镇所属村落,调研银耳、青花椒和特色养殖等产业,了解乡镇集体经济运行模式,为“新型集体经济”把脉问诊。

“银耳等特色农产品缺乏深加工,要提升产业链地位,向微笑曲线两端移动,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确保农户增产增收。”“应主动汲取现代企业运营经验,建立健全乡村集体产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解决企业运营者市场化经验不足、管理落后等问题。”在调研中,博士们针对产品供给结构性错配、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乡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等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目前,学校共建成首批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7个,覆盖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大都市郊区、盆周山区、丘陵地区、革命老区、涉藏地区、彝族地区等,服务站实行“小团队对接、大团队服务”机制,将聚焦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重点问题,聚焦粮油、畜牧、水果、茶叶等重点产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产业研究报告和咨政报告,服务党和国家决策。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表示,“建设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是学校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建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努力为四川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为建设教育强国、农业强国贡献高校力量。”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772004864741018533&cdn=https%3A%2F%2Fregion-sichuan-resource&item_id=1777200486474101853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91403644252&showmenu=false&ref_read_id=2045f750-ac3f-4f1c-80b6-499f136e7bdf_1691466810839&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